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中山大学珠海分校 >> 正文

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展出【潘玮柏疑出柜】

日期:2016-1-13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文徵明《万壑争流图》展出

苏州博物馆在成功举办了沈周画展之后,又举办了“吴门画派”的另一大家文徵明的特展,新年前夕,展览更换了部分展品,新换上的就有南京博物院送展的《万壑争流图》。

  此圖縱132.4厘米,橫35.2厘米,紙本,青綠設色。圖的右上角,作者頗為獨特地用極小的楷書題識:“比余嘗作千巖競秀圖,頗有思致,徐默川子□得之,以佳紙求寫萬壑爭流為配。余性雅不喜作配幅,然于默川不能終卻,漫爾涂抹,所謂一解不如一解也。是歲嘉靖庚戌六月既望,徵明識,時八十有一。”知此圖乃文徵明晚年應徐默川之求,為其《千巖競秀圖》所作的配幅。

  图绘崇山叠壑,有涓涓细流从山头岩隙泄下,合成溪流、水塘,曲曲折折,又从山岩间分流而下,聚成池塘,继续从岩崖间争流而下,至山脚汇合成河,奔流而去。河对面坡岸,高树成林,有士人游荡其间。全图气势宏伟,曲折奔放,无论山石、树木、水流,勾线沉着凝练,皴笔不多,只在山石的折转处及石根部保留短笔的披麻皴。而满图的青绿设色,优雅古穆,却也给后人留下颇具文徵明特色的画风。

  色與墨是矛盾的雙方,要達到王原祁所言:“色不礙墨,墨不礙色,又須色中有墨,墨中有色”,實非易事。回顧一部中華繪畫史,貫穿著一條色與墨相斥、相合的演化歷程:盛唐流行重彩,至五代、北宋,水墨大興,重彩失傳。三百年后,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圖》出,復古大青綠山水,但未及流傳,南宋依然是水墨的天下。至元初趙孟頫倡導“以書入畫”,水墨自是主角,但也畫了些青綠設色,著意保留色彩底下墨色勾皴的痕跡,以添優雅之氣。此后盛懋將其演變成小青綠山水,也就是在水墨山水的基礎上,僅在局部薄薄地敷染石綠、石青,并不遮掩皴筆。其后,小青綠山水漸漸流行。

  文徵明此圖,滿紙青綠設色,其法是先將淺赭色普染山石,然后留下石根之赭色,再將石綠、石青,而至墨青(花青和墨)色,薄薄地按序自下而上,分層積染。但文徵明匠心獨運:其一,青綠中調和淡墨,清潤幽雅,已不似以往大青綠之奇艷奪目;其二,石色薄敷,不掩墨骨,故仍是元初趙孟頫青綠設色方法的衍變,無愧為文徵明晚年細筆青綠山水中的精品。

  此图曾为著名收藏家庞莱臣所得,成为其《虚斋名画》之一。1959年和1962年,庞家孙辈庞增和分两次将其继承的137件上自宋元、下至民国的书画绝品捐献给了南京博物院。《万壑争流图》遂成南京博物院之珍藏。

友情链接:

视险如夷网 | 魔兽世界属性 | 外国网站翻译 | 朵以加盟条件 | 霸王别姬歇后语 | 呋喃唑酮和维生素 | 北京首饰批发